时间:2023-04-03 16:19:31 | 浏览:520
《东皋杂录》记载:“江南自初春至初夏,五日一番风候,谓之花信风。梅花风最先,楝花风最后,凡二十四例,以为寒绝也。”
拙政园春意 摄图网
人说,若说江南十分美,九分便在姑苏城。闲来先睹园林花,待来年,弥补这个错失的春天。
怡园腊梅
怡园的猫咪 吼媛媛摄
怡园于晚清建成,是富绅顾文彬在明代尚书吴宽旧宅遗址上营造,取《论语》“兄弟怡怡”,命名为怡园。现在园内的山池、亭馆基本保持着原来的布局。以复廊为间隔分为东、西两部分,东边以建筑庭院为主;西边水池居中,假山、建筑、花草环绕,是全园的重点。
苏州怡园 廖晨摄
怡园在观前街旁,于闹市之中独幽。许多住在附近的退休老人来此处喝茶聊天,比起热门景区,小园子似乎更能窥见本地人日常生活的一角。前两年怡园还入住了两只小猫,一只橘猫,一只异瞳白猫,时常亲热打闹,吸引了许多喜欢猫咪的游客。
怡园的猫咪 吼媛媛摄
怡园虽然不大,但因为较晚建成,吸收各园长处,小巧精致。从园子入口顺拜石轩一路往下就是梅圃,在其他时节,只能见到枯黑零落的枝干,等看到腊梅花开了,那便是春天要来了。
腊梅花开 张继明摄
双塔白玉兰
从定慧寺巷一路往西走去,巷陌屋瓦之间能看到两座砖塔逐渐迎来。
苏州双塔 恩斯特・伯施曼(1873-1949)摄
苏州双塔始建于北宋,现位于苏州凤凰街定慧寺巷。因有两座佛塔紧挨着伫立,所以名曰“双塔”。佛塔由两兄弟捐资建造,一座叫舍利塔,一座叫功德塔,苏州人也称双塔为“姑嫂塔”。
两座塔外观几乎一致,皆为七层八角楼阁砖塔,东塔高33.3米,西塔高33.7米。这一对佛塔相距仅20多米,这样搭建对地基的要求非常之高。
月映白玉兰 skm摄
三月塔下的玉兰绽放,簇拥着天空下的双塔,一片洁白,繁盛热闹。远远望去,白玉兰花中的双塔如隔云端。
留园海棠
苏州留园 图源摄图网
留园最初由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徐泰时置园,清嘉庆年间官员刘恕改建为“寒碧庄”。刘恕搜集太湖石十二峰在园内,寒碧庄称为当时的名园之一。光绪年初重新修建,增添建筑,改名为“留园”。到了新中国成立前,留园已残破不堪。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全面修复,曾经的名园重新焕彩生辉。
苏州垂丝海棠 王建乐摄
留园小品 邵小峰摄
留园的建筑多样,庭院设计富有变化。初入园时以较为晦暗狭窄的回廊、小院作为过渡,收敛感官,转到古木交柯后逐渐有开阔之感。山池、庭阁隐隐透窗而来,屋瓦参差,草木森郁,景深不尽。继续前行到达五峰仙馆便豁然开朗。
苏州垂丝海棠 王建乐摄
留园的主厅“五峰仙馆”是一座楠木厅,门外是湖石砌成踏跺,花窗之外能看见垂丝海棠相映,如烟霞杳杳。若是遇上雨天,微雨斑斑,晕湿海棠,又是别样景致。
沧浪亭木绣球
待到季春三月,就到了木绣球的花期,沧浪亭是赏观木绣球的好去处之一。
苏州沧浪亭 廖晨摄
沧浪亭是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久的一座,五代末时曾是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,而后荒废。北宋时苏舜钦因罪废官,暂居吴中,见“草树郁然,崇阜广水”便将此处辟为园林,取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。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”命名为“沧浪亭”。
绣球花开 龙儿摄
沧浪亭园外环水,从沧浪亭街走入,可与面水轩隔岸相观。过桥入园便能见到有隆然高起之山,石径盘桓,山上沧浪亭翼然。园内的建筑舒朗,竹丛遍布,环境显得清幽。建筑虽然较为简朴,但别具风格。漏窗图案精美,108种样式无一相同。
苏州沧浪亭 廖晨摄
园中藕花水榭庭前栽种木绣球,开花时团团压枝,初时还是浅绿色,过几天便化为一片白,满树玲珑雪未干。
拙政园紫藤
苏州拙政园 图源摄图网
文徵明手植藤 陈玲摄
文徵明亲手栽种的紫藤位于苏州拙政园。嘉靖十一年,文徵明与朋友王献臣相聚饮酒,感怀人生,他临摹苏轼的《洋川园池记诗》,并种下了这棵紫藤花。虽世殊事异,但这株紫藤历经四百八十年,逢四月花期,依旧满架紫花如瀑,生生不息。
苏州拙政园 图源摄图网
共享 苏州博物馆 张应想摄
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位于拙政园西侧,贝聿铭先生将文藤枝条嫁接到博物馆内,如今也已枝繁叶茂,可顺路游览。在博物馆内还可以购买到文藤种子及其他文创周边。
网师园芍药
春天的情歌 网师园 邵小峰摄
“媚欺桃李色,香夺绮罗风。每到春残日,芳华处处同。”芍药花开,春日将尽。网师园有一处“殿春簃”旧日以盛植芍药闻名于时,芍药春末盛开,因而为“殿春”。
苏州网师园 图源摄图网
网师园位于带城桥南阔家头巷,原为南宋官员史正志万卷堂故址,当时称为“渔隐”。荒废后于清乾隆年间重建,改为“网师园”。网师园建筑较多,有庭院两区,南面的小山丛桂轩、蹈和馆、琴室为居住、宴聚的庭院,北面的五峰书屋、集虚斋、看松读画轩、殿春簃组成以书房为主的一区,中心位置则是水池、花木、建筑构成的置景。
网师园历史照片 廖晨摄
张大千与哥哥张善孖也曾在网师园殿春簃内居住,还饲养了一只老虎揣摩写生,他们为其取名为“虎儿”。到1937年日军侵华,兄弟二人为躲避战乱离开网师园。虎儿因粮食耗尽无人照料而夭折,被葬在了网师园内。1985年张大千从台北为虎儿寄回了一纸墓铭:“先仲兄所豢虎儿之墓”,苏州园林管理局按此书镌刻了墓碑立于殿春簃内。
虎儿之墓 廖晨摄
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修整网师园,起颓兴废。如今网师园建筑的窗户多安装玻璃,尤为明净透亮,窗外草木透窗而来,绿叶蓁蓁,花开花落自有其时。
春之窗 王维宇摄
去苏州观花的乐趣,并不在单一株花或单一棵树,花木有园林之景相衬,园林又有城内他处的景致可借,城市的气候时令轮序,四季各有特色。每一次去苏州都有不同的景色可看,不同的感慨可发。
有时间去苏州看花吧,还可以加入园林里老人们的谈天说地之中,听他们讲讲园林里的故事。
图:Uni旅图社群,摄图网
文:廖晨
版权归摄影师所有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。
#苏州# #园林# #花# #古建# #春天# #江南# #姑苏#
我是@Uni旅图,欢迎关注。摄影或旅行,总有一个人在路上
欢迎来到无尾象和猫的旅行探险事务所,请随我们一起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众旅行故事吧!苏州不仅是一座浪漫到极致的城市,也是我心目中唯一的江南城市,特别是它那精美的建筑园林、亭台楼榭,简直就是中国园林的艺术史,与只能看西湖的杭州不同,在这里有建
“苏州好,城里半园亭。”300多年前,沈朝初在《忆江南》里,这样描绘苏州的园林盛景。作为大名鼎鼎的“园林之城”,苏州的古典园林宅园合一,可赏、可游、可居,叠石疏泉、亭台楼榭,花木繁盛、曲径通幽,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。“艺圃的鸡爪槭、网师园的
提到园林,或者说与它有关的哪些城市旅游印象,可能大部分朋友首先都会想到苏州。虽然说,在我国江南地区,除了苏州,还有其它城市也散落和分布着许许多多,大大小小的古典园林。那么,为什么唯独苏州这座城市会以园林而著称呢?其实,私家园林是要靠钱维护的
谁是园林的主人?拙政园、留园、网师园等苏州园林,名义上属于苏州,实则由苏州代为保管。逛园林的才是真主人。这些游人如织的苏州园林,属于天南海北的游客。唯独艺圃不同,它是苏州人的园林。苏州人的私享近些年得益于自媒体的宣传,艺圃名气大涨,成了园林
暖风渐渐,细雨霏霏繁花绿茵,春心洋溢落日煌煌,灯火茸茸又是一年好四季美好的春天如期而至,带来了桃红柳绿,带来了莺啼燕舞,也带来了新的活力。苏州轨道交通“苏州园林”主题系列纪念票册第三款——《网师园-艺圃》伴随着和风细雨,踏春而来,借一缕春风
#头条创挑作战赛#苏州双塔位于凤凰街定慧寺巷,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,又称罗汉院双塔,因此处曾建有佛寺般若院,后改称罗汉院。双塔是两座七层八面的楼阁式砖塔,东、西比肩并立,相距不过二十余米,其形式、结构、体量相同。塔身仿木结构,二层以
众所周知,苏州园林讲究一步一景,以精致典雅闻名于世。那么,住进“苏州园林”一样的小区是怎么样的体验呢?位于苏州姑苏区的打线里、长康里、财神里、敬文里这“四个里”的居民们,有福啦!这里正在开展老旧小区环境改善提升工程改造以“园林文化”为魂,好
苏州留园有着400多年的流光溢彩,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。当然,另外三个似乎更有名一些,是北京颐和园、承德避暑山庄、苏州拙政园。留园有很多表演,在这样的景色里看评弹,是很美的体验,有种今日何日,今夕何夕的恍惚感。苏州园林多,和士大夫们厌倦争名逐
作者:坏了要长脑子如果说谁能代表江南风光之一的地方是哪,肯定有园林的一席之地,那作为称为“园林之城”的苏州,有着许多园林,最富盛名的当是苏州园林。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,可赏,可游,可居。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,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
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主办的“‘大家’的园林,世界的瑰宝”2023 苏州园林主题国际摄影大赛正式启动,大赛3月21日起至3月31日,面向全网、全球征集摄影作品,期待大家通过摄影作品的方式分享独特视角下的苏州园林。苏州园林历史文物、苏州园林
苏州玉兰花栽培历史悠久,清同治《苏州府志》云:“虎邱后山玉阑堂者最大,相传南宋时从闽移来。”民国《吴县志》物产卷对玉兰的形态有了较为详细的描写:“玉兰树高数丈,而不易成长,叶与花瓣皆为卵形而倒悬,一干一花,皆著木。末春初开,花九瓣,大而厚,
犀牛之星讯,3月9日消息,苏州园林(873926)今日挂牌新三板。公司2020年、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.47亿元、1.59亿元,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9.12万元、3229.56万元。犀牛之星APP显示,苏州园林是一家专注于风景园林设
印象中江南一带的百姓在生活方面相对讲究,历史上的大户人家喜欢购买土地建造私家园林,苏州、南京、无锡都是造园界的代表,苏州园林还被称为“天下园林的母本”。实际上地处西南的成都市在生活调性方面和苏州有某些相似之处,这方面从遍布城市不同角落的茶座
5月10日,第五批《苏州园林名录》编制征集工作启动,将通过实地调研、民间自主报名和推荐等方式,继续在全市发现挖掘符合入选标准的园林,力争将散落在各处的园林“遗珠”收录其中。自2015年至今,苏州对外公布四批《苏州园林名录》,共收录108座园